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康德论医学与人的健康关乎哲学自我保存与人道(3)

来源:健康必读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康德对于旨在延长生命和以健康为导向的哲学治疗术的定义,揭示了康德哲学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感性与理性之间存在对立。 第二,理性能够控制感性

康德对于旨在延长生命和以健康为导向的哲学治疗术的定义,揭示了康德哲学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感性与理性之间存在对立。

第二,理性能够控制感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康德在其他一些地方也提到了“心灵的力量”。“心灵”是“animus”的拉丁语翻译,它被视为精神与肉体、理性与肉体的交接处。通过使用“心灵”这个词,康德想要表明,必须要有作为整体的人的努力才能够“通过单纯坚定的决心来控制病感”。理性构建了法则,也决定了我们的意志。但是如果我们想要达到上述这种掌控力,我们首先必须坚定我们的个性。康德或许回应了一些疑问(从康德的学生整理出来的人类学讲座的笔记中我们可以得知这一点),并不是所有人,当然也并不是所有性别的人都能有同样的能力。(但这是我们现在必须搁置的另一个话题。)

第三,康德有这样一种想法,即理性能够通过自己给予自己的原理来达到这种(对感性的)统治或控制。康德同样也称原理为准则。我们必须在治疗术中也找到像在道德哲学中那样能被提升为普遍法则的准则或原理。不过我们绝不能忽视治疗术与道德哲学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对于康德而言,尽管对主体之动物性和道德性的自我保存是每个人的义务,但是哲学治疗术的原理却没有表达任何道德义务,它涉及的毕竟只是明智的原理。明智意味着遵循那些知道我们实现行动之目的的原理。这也是为什么康德在《系科之争》中,基于他自己的经验来尝试为养生学的原理进行奠基。

总结一下:我们能够通过理性或是心灵成为自己病感的掌控者。而关于疾病的概念本身则解释了我们为什么想要成为这样的掌控者——没人希望自己是有病的。至于通过哪一种原理人们能够达到他们的目标,这要依据经验而定。然而康德还是希望能有一种普遍有效的原理,即使它不具备法则的特征。关于人们不仅仅意愿保持健康,同时康德也认为人们应当保持健康,我已经通过我们有自我保存的义务来说明这一点。因此,哲学的治疗术不仅仅展现为对我们的健康有贡献,我们对健康则是有着本源性的兴趣。在医学的治疗术之外,哲学的治疗术同样也对履行我们自我保存的义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 疾病与健康

哲学治疗术是一种理论教条,它的实践却体现为我们对病感的克服。康德是如何理解疾病的?情感在何种程度上可以是病态的?康德看上去并没有发展出一种统一的关于疾病的概念,至少没有对这一概念做出全面解释。毫无疑问,疾病是对健康的否定,而健康则意味着能够无损害地运用那些自然的精神和身体能力。但是,到底什么是健康却仍不是十分清楚。一方面我们能够自我感觉健康,即使我们已经病了。另一方面我们常常感觉自己病了,尽管我们事实上还是健康的。这种尽管“实际上”是健康的却还是自我感觉病了,康德认为这也是一种病。那些自我感觉生病了的人,就是病了,因为他没有能够以他应当有的自我感觉去感觉自己,也就是感觉自己是健康的。并不是所有疾病都会导致死亡,但是死亡作为我们生命的终点总是有一个自然的原因:“自然死亡的任何原因都是疾病;不管人们是否感觉到它。”(16)AA 7: 100.因此,病感不是指那种揭示疾病(甚至是致死的疾病)的感觉。病感更多的是指干扰,或者说迷乱我们心灵的自然秩序的感觉。康德在他1764年的《试论大脑的疾病》一文中写道:“迷乱者也就是一个清醒的做梦者。”(17)AA 2: 265.

那些受困于病感的人不再是他自己的主人,他迷失了自己,不再能够运用他的理性,也不能够遵循那种促进“他的自我保存”的“理性原理”(18)AA 15: 1509, Refl. 823.。康德并没有怎么讨论那些有生理原因的病感,因为这属于医生的职权范围。他更感兴趣的是那种通过我们心灵的力量能够治愈的病理学。这就存在一个悖论性的情况:得病的心灵需要靠自己治疗自己。哲学治疗术无论如何就只能将那种通过心灵的力量、我们的理性或者慎思能够被纠正的感觉认定为有病的。这就使得这种感觉有这样一个特征:尽管它作为一种感觉是属于肉体性的自然本性,但克服它的手段却是人类的精神。

康德在《系科之争》中关于病感的论述是基于一系列以“疑心病”(19)李秋零译本译为“忧郁症”。——译注为关键词并没有严格顺序的基本思考。康德的论述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论睡眠”“论饮食”“论出自不合时的思维病感”“论在呼吸时通过决心来清除和预防病感”以及“论紧闭双唇的呼吸习惯之结果”。我在这里将讨论仅仅限制于“疑心病”和“论出自不合时的思维病感”以及“论紧闭双唇的呼吸习惯之结果”。

文章来源:《健康必读》 网址: http://www.jkbdzzs.cn/qikandaodu/2021/0329/1061.html

上一篇:老年人心理健康有效干预模式刍议
下一篇:如何对高中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必读投稿 | 健康必读编辑部| 健康必读版面费 | 健康必读论文发表 | 健康必读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健康必读》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