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康德论医学与人的健康关乎哲学自我保存与人道(4)

来源:健康必读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康德将“疑心病”定义为心灵强大的反面:“胆怯地沉溺于自己一般而言的病感,而没有一个确定的客体(因而不去尝试通过自己的理性去控制它们)。”

康德将“疑心病”定义为心灵强大的反面:“胆怯地沉溺于自己一般而言的病感,而没有一个确定的客体(因而不去尝试通过自己的理性去控制它们)。”(20)AA 7: 103.这种不敢战胜病感的胆怯也被康德称为“臆症”。这种病症的病因是什么呢?康德的回答是:臆症“在身体中根本没有确定的位置”,它只是“想象力的产物”,并且能够“因此也可以叫作虚构性的”(21)AA 7: 103.。由于患者相信,“在自己身上发现了他从书上读到的一切疾病。这种软弱与心灵控制自己的病感的那种能力截然对立,亦即是沮丧,对人们可能遭遇的灾祸苦思冥想,不能在它们来临时抵抗它们;它是一种妄念,当然会以某种病症(胀气或者便秘)为基础,但不是像它刺激感官那样被直接感觉到,而是被诗意的想象力假想成即将来临的灾祸”(22)AA 7: 103.。

胆怯基于诗意的想象力,这是一种我们目前还没讨论过的能力。想象力在康德哲学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美学中,康德正是基于想象力和知性的自由活动将审美归结于这样一种感觉,即我们在一种纯粹审美性的鉴赏判断中会去表达“这是美的”。作为先验判断力,它能够使我们在时空中被给予的表象统一在先验统觉之下,并且以这种方式使经验成为可能。但是,想象力也能够将被给予的表象联想地或是诗意地联系在一起。然而将诗当作真实,或是将梦当作现实的人,是有问题的。就像疑心病患者将仅仅是可能的世界当成了真实的世界。想象中的疾病,对他们而言确实是一种真实遭受的疾病。康德承认,由于他本人体弱多病,他自己也始终有疑心病的倾向。但是人们只要愿意,就能够战胜这种疾病。心灵有能力自己治愈自己。

我们现在来看“论出自不合时的思维病感”一章,在这一章里,康德借鉴了他关于“想象力的自由活动”的概念(23)AA 7: 109.。关于这一概念,我们将会在下一步中对应于康德“广义”的健康概念来处理。

首先,还是先回到“论出自不合时的思维病感”一章。康德一开始就强调了思维对于思考着的人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学者来说,思维是一种营养,离开这种营养,当他清醒且独处的时候,他就不能生活。这种营养或许就在于学习(读书),或在于构想(沉思和发现)。”思考是个好事,但是总有一些时候,我们最好不要进行太多或者太紧张的思考。在这时,紧张的思考反而会使我们得病。那在什么时候才会这样呢?康德解释道:“但是,在吃饭或者走路的时候同时苦苦思索某个特定的思想,让头和胃或者头和脚同时承担两种工作,前者将产生疑心病,后者将产生眩晕。”(24)AA 7: 109.对那些不像患上疑心病和眩晕的人,康德提出的建议是不要在吃饭或走路的时候进行哲学思考。这种精神的活动最好应该与“胃和脚的机械活动”(25)AA 7: 109.交替进行。

与此相关有两点值得注意的地方:首先,康德关于疑心病和眩晕的论述对古典哲学的爱好者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那些极为重视《会饮》的古希腊参加者们最终都成为疑心病者。而他们那些不想停下脚步的斯多亚派的追随者们也无怪乎在走了一天之后会产生眩晕感。同样,对于德国人来说很著名的哲学家小径——比如海德堡的那条——也不能期望这对那些一脸严肃地散步的人的健康有什么好处。在哲学家小径上散步可以将他引向“林中路”,而在终点他还必须得去找他的家庭医生。

其次,康德有一名直系学生马库斯·赫尔茨(Marcus Herz),他与康德是终身好友。赫尔茨1786年在柏林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试论眩晕”(26)Bettina Stangneth在汉堡(Hamburg 2019)全新出版了这篇文章扩充后的第二版(Berlin 1791)。。赫尔茨曾求学于康德直到1770年,之后于1772年至1774年在哈勒当了一名医生,同时他也在哈勒继续读了博士并且行医,随后在柏林的犹太医院里当医生。赫尔茨更多的是站在医生的角度而不是哲学家的角度来讨论眩晕的。不过最重要的是,他主张心理学应该被视为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而不是(像当时普遍认为的那样)哲学的一部分。赫尔茨写道:“但是,我再重复一遍,人们或许可以按照他们的意愿去理解思辨哲学,但心理学并不属于它的领域,而是跟关于身体的科学一样真正地构成了自然学的一部分。它的原理和身体科学一样都是取自经验的;灵魂的性质是借助内感官,而身体的性质是借助外感官而被直观地认识到的……但是作为在对自然的研究中绝对不可或缺的医生,他们绝不能忽视这种重要的自然的对象”(27)Herz 1786, S. ⅩL-ⅩLⅠ.。他认为“灵魂的病症”(28)Herz 1786, S. ⅩLⅡ.有着物理的原因并且也必须以物理的手段被治疗。

文章来源:《健康必读》 网址: http://www.jkbdzzs.cn/qikandaodu/2021/0329/1061.html

上一篇:老年人心理健康有效干预模式刍议
下一篇:如何对高中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必读投稿 | 健康必读编辑部| 健康必读版面费 | 健康必读论文发表 | 健康必读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健康必读》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